3月14日起至18日,中科院老专家联手佛山科普讲师在佛山五区掀科普旋风,面向佛山公众和大中小学生,奉上总共86场科普系列报告。该系列报告选题丰富,内容贴近生活和科技新发展。
“机器人技术改变世界”、“利用全球定位系统进行大气科学研究”、“轨道交通建设与文物保护”、“转基因食品”……本周一连五天,由佛山市科协主办的“2016年佛山市大手拉小手——科普报告希望行”活动,走进佛山公共科普场所、大中小学校,邀请8名中科院科普报告团成员和2名佛山科普讲师团专家带来总共86场报告,为佛山市民奉上精心准备的丰盛科普大餐。这86场报告主题涉及机器人、转基因食品、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生态与环境保护、激光应用、公共安全等。上至太空天文,下至身边的食品、垃圾污染,向市民和青少年学子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思维和科学启迪。针对不同听众群体,老科学家们为每个选题都准备了多套方案。仅机器人一个专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机器人专委会委员赵晓光研究员就带来多个报告选题,比如太空机器人、机器人技术改变世界、仿生机器人、智能家居与服务机器人、军用机器人、DIY机器人等等,不同学校可以根据需要下单定制。生物领域专家、中科院微生物所孙万儒研究员,则围绕如何改造生物、转基因食品、生物计算机和生物探测器、生物武器与战争、战胜疾病的锐器——基因和干细胞治疗等,带来一系列切合市民学习、生活角度的多样选题。